920 年代,在一战中以“中立国”身份向交战国输出军火和商品的美国,在柯立芝总统执政期间,奉行“小政府”理念、削减联邦债务、提升工业产值,凭借技术革新、资本积累和自由贸易实现了经济崛起。史称“柯立芝繁荣”。 在美国逐渐开始主导世界工业、崛起为制造业大国的过程中,彼时的世界经济秩序的制定者——英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霸权,开始通过关税武器和贸易限制来扼制美国。 1932 年,英国首相张伯伦在加拿大渥太华会议上建立了“帝国特惠制”,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和南非等殖民地国家形成关税优惠联盟,集体对美国进行围剿,旨在排挤美国商品进入其市场。 二 美国首先进行了谴责。国务卿公开指出,帝国特惠制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产物”,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必将导致全球贸易体系的崩溃;国府同年发布《贸易政策白皮书》,明确将帝国特惠制定义为“歧视性贸易体系”,称其违反国际法。 随之,美国疯狂拉拢三类国家:北欧等较为独立的国家、法国等对美国出口较为依赖的国家,与阿根廷等的拉丁美洲国家。以蓬勃兴起的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作诱饵,美国对这些国家全面降低关税,促进贸易往来。 1934 年,美国国会立法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在法律上确立了与许多第三方国家的贸易伙伴关系。1935 年,美国突破了最为重要的一个伙伴——加拿大,以贸易的就近性将加拿大拉入美国阵营后,同时也是对英国阵营的巨大打击。随后,阿根廷和巴西加入成为盟友。 三 除了搞定近邻加拿大以外,美国以向澳大利亚提供军事保护换取了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又在印度和南非投资建厂,生产低价工业品直接进入英国市场、冲击英国制造业。至此,英帝国联盟瓦解。 1945年,美国与29国签订32项协定,平均关税下降44%。1944 和 1947 年,美国先后打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推动贸易非歧视原则、禁止英联邦内部特惠关税,重新建立了一个自由多边的世界贸易体系。 GATT 就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也就是我们 2001 年加入的这个东西。 四 必须补充的一件事是:1930 年,美国第 31 任总统胡佛签署通过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该法案将美国进口的两万多种商品的关税提高至历史最高水平,这一政策本意是保护美国的农业和工业,结果却成为了经济危机的加速器。法案推出后,美国失业率从 7.8%(1930)暴涨至25.1%(1933),同期进出口总额锐减 70%,也导致全球贸易额同期下降 26%,国际贸易体系陷入瘫痪。 胡佛的“贸易保护主义”最终被证明是“经济自杀”,其政治遗产也沦为“史上最愚蠢政策”的代名词。 五 还要补充的一件事是:1934 年的《互惠贸易协定》开启了美国国会把关税政策的制定权力让渡给总统的先河。当时,国会给到罗斯福总统的只有降关税的权力,随着这个让渡演化至今,特朗普总统得以使用这个权力来加关税。 很容易发现,特朗普总统目前做的事,和当年把美国拖入衰退的胡佛一致;但和带领美国走出贸易封锁的罗斯福则完全相反。 一个国家、一个人,为什么总会走到自己的反面呢? 别忘了,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倡导自由贸易的国家,是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