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回复: 0

世界读书日:当内心有了“一定要”,世界就有“都可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3 08: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也是得到App的破万卷节。有个关于读书的故事,在我心里憋了足足小半年,就等着今天讲给你听。
我们经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潜台词是,读书和行路,这两件事似乎是分开的,读书指向理论,行路指向实践。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它会让你看到,这两件事是怎么变成一件事的。尤其是家里有娃的同学,更建议你仔细看看。按照这个方式带孩子读书,也许能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作者:李南南
来源:得到App《得到头条》
01
一本好书+一个好问题=孩子的人生起点
事情的起因,能追溯到今年年初“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当时我们发布了今年的《预测之书》,估计很多同学都看过了,书里面有来自49位老师的关于未来的洞见。跨年结束,不正好是寒假吗?当时咱们得到App《全球教育报告》的主理人,教育专家,也是学校组织变革专家沈祖芸老师告诉我,北京第一实验学校,准备把《预测之书》作为学生的寒假阅读任务。听到这,有人可能会说,《预测之书》进校园确实是个好事,但很多学校不都有寒假阅读任务吗?这件事到底特别在哪呢?事实上,这并不是一项单纯的阅读任务,而是一项关于职业启蒙的社会任务。至少我看完之后,是大受震撼,而且完全是那种技术层面的震撼,现在学校对教学任务的设计,居然已经细致到了这个程度。说个大致的任务流程你感受一下。第一步,激发职业好奇。这个任务针对的是九年级,也就是初三的学生。书里面的49位专家,正好对应着49个专业或者职业方向。阅读《预测之书》,是让他们理解,为什么每个职业既是稳定的,也是变化的?变化和稳定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不同行业的专家又是如何研究和思考问题的?你可能会说,九年级的孩子能理解这么深的问题吗?他们要是搞不懂怎么办?没错,搞不懂是正常的,要的就是让他们遇到困惑,进而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这就是任务的第二步。第二步,培养提问能力。每个学生读完书之后,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行业,然后给这位专家写一封信。既要有自己的读后感,也要提出要请教这位专家的问题。比如我对心理咨询师感兴趣,就可以给李松蔚老师写信。我想当作家,就可以给和菜头老师写信。为什么要有这个环节?是为了锻炼学生提出好问题的能力。你看,对未来要走进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什么能力最重要?提问、请教、求助的能力啊。尤其是AI入场之后,你能不能提出一个好问题,将成为竞争力的分水岭。在阅读《预测之书》的同时,学校还会为学生提供三份资料,分别是,美国社会职业局去年10月发布的未来职业趋势报告、K12学校关于未来职业趋势的应对策略报告,以及国内大学专业的全面信息库。学生要结合《预测之书》的内容,用维恩图,或者其他方式来形成自己对专业变化的规律性研究,并且初步拟定,假如有机会面对你心仪大学专家的招生办老师,你会咨询的三个问题。看到这,有人可能又会好奇,那么多学生给专家写信,专家能回复过来吗?假如没有回复,学生岂不是很失落?这就要说到,这个阅读任务的第三步。第三步,培养社会情感。包括,要学会向比自己强的人求助,并且让比你高段位的专家愿意回复你的问题,以及,假如专家没有给你回信,要学会内归因,把这当成一次提高自己沟通提问能力的机会,而不是沮丧或放弃。你发现没有,这哪里是单纯的阅读任务,这是在模拟真实社会。先让学生对世界的变化产生好奇,进而基于好奇提出问题,掌握向高人求助的方法。即使求助不成,也要学会消化情绪,把外界挑战转变成内在成长。换句话说,这是在以《预测之书》为载体,完成一次对真实社会的预演。就像著名的教育改革家李希贵校长说的,学校的本质是真实社会的浓缩,让学生在这里先活一遍。
02
读书,让知识穿过你的身体
上面只是故事的前半段。既然有那么多同学给专家写了信,他们收到回信了吗?在这里,我得为咱们《预测之书》的作者老师们骄傲一下。截止到这学期开学,已经有17位老师专程给同学们写了回信。每封信我都读了,堪称言无不尽,且句句走心。他们是,和菜头老师、李铁夫老师、馒头大师、李宁老师、陈海贤老师、沈祖芸老师、李松蔚老师、薄世宁医生、池晓老师、香帅老师、卓克老师、刘擎老师、黄汉城老师、徐达内老师、薛兆丰老师、张鹏老师、古典老师。从这些回信中你也能看到,对于真实世界,孩子们关心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各个领域的高手又是怎样理解这些问题的?接下来,我挑几封回信的段落读给你读读。比如,有位陈同学问和菜头老师,自己将来想当职业作家,并且之前借助AI写了小说,那么自己未来应该怎么与AI合作?这到底算是自己的作品还是AI的作品?和菜头老师的回信里,说了很多相关的思考,但我觉得最特别的是其中一段建议。和菜头老师说,他作为职业作家,并不建议这位陈同学把作家当成理想职业。写作可以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但最好不要变成全职。人总要有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才有精力、底气和余暇去创作。这可能是AI理解不了的事情,因为去做和写作无关的事,所以一个人最终才能写作。再比如,有位刘同学问李松蔚老师,AI这么能干,他有时会感觉到恐慌,怎么办?李松蔚老师的回答里,有一段是这么说的。刘同学,恭喜你,因为你能感觉到恐慌。恐慌是一种情绪,而情绪恰恰是驱动力。
在英文emotion里,mot是移动的意思。情绪就是让人动起来的力量。AI的确很能干,但只能靠人来驱动。而人不一样,一个人即使独自待着,他也会忍不住要折腾,要做点什么。这个让人动起来的驱动力,就是情绪。因此,假如你感到恐慌,就顺着这个情绪去寻找它的源头。那里隐藏着你的需求、你的斗志、你渴望的人生状态。恐慌在哪里,行动就在哪里。它是你行动的北极星。那么,你认为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呢?你当然拥有这个问题的答案。事实上,你的答案就是正确答案。祝你保持恐慌、用好恐慌、超越恐慌。再比如,有位梦瑶同学问薄世宁医生,在AI时代想当医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应该做哪些准备?薄世宁医生的回复中,给出了三个建议。第一,保持对人的关心,无论技术如何发展,病人永远是医疗服务的中心。第二,掌握跨学科思维,未来的医学需要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伦理学甚至艺术的多重视角。第三,敢于质疑与创新,医学的进步往往源于对疾病治疗现状的不满,批判性思维是推动变革的火种。医生们信奉一句话,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话说出了医学的本质,科技能治愈疾病,但唯有医生的温度能治愈人心。再比如,有位宪冰同学问香帅老师,自己将来想创业,到底是走蜜雪冰城这样的亲民路线好,还是走奢侈品这样的高端路线好?对于这个问题,香帅老师是这么回复的。高端和亲民,有时并不是一组对立的词语。比如蜜雪冰城,表面上看它的优势来自低价亲民。但实际上,蜜雪冰城是一家强大的供应链公司,它的核心优势在于规模化的自主供应链。再比如,瑞幸,外人一度把它当成星巴克平替,但它真正的优势在于数字化能力。企业成功的路径千姿百态,即使我们眼里高端和亲民的典型品牌,它们赚的也未必是高端或亲民的钱。同样,严格来说,商业并不是某种专业,而是人生历练和认知修炼。在这两点上有过人之处,才会获得过人的收益。因此,当你还如此年轻,人生还没有展开的时候,就尽量去扩展你认知的天花板吧,不必拘泥于商业本身。再比如,有位心晨同学问古典老师,经常计划赶不上变化,应该怎么办?古典老师在回复中,讲了一个故事。你坐着一辆大巴车从北京前往沈阳,因为暴风雪,车子被困死在路上,已经没有任何前进的可能,怎么办?这时,你或许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去沈阳?是去看雪吗?那么有没有可能去别处看雪。是去见朋友吗?那么这个朋友能不能改日来北京?神奇的地方就在于,一旦内在意义浮现,目标就总能在外在用其他方式实现。没有什么一定之法,当你内心有了“一定要”,形式就变成了千千万万个“都可以”。最后,借着古典老师的回答,我们回到今天,423,世界读书日。你可能也发现了,读书也一样,哪里是为了获得答案,而是为了开启问题,开启那个“一定要”解答的问题。然后带着这个“一定要”,去现实世界中发现那千千万万的“都可以”。我们经常说,读书的目的是让知识穿过身体。怎么穿过?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让书里的内容,经由你的思考之后,转变对你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带着这个问题,去现实世界中找到你的答案。这么一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虚拟与现实,抽象与具体,不就都变成了一件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邦网联系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鲁公网安备 37082802000167号|微信邦 ( 鲁ICP备19043418号-5 )

GMT+8, 2025-5-16 01:21 , Processed in 0.0845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Wxuse Inc. | Style by ytl QQ:140006928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