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全球消费圈都被泡泡玛特的一款玩偶刷屏了,哪怕你不关注潮玩,也肯定已经听说过它了。它就是拉布布,长着九颗尖牙,笑容狡黠。
我身边很多年轻的朋友都为它着了迷,而且经常还有人问我说吴老师,你知不知道拉布布?你怎么看拉布布在全球爆火这件事呢?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拉布布有多火呢?
我专门去查了一下数据,2024年,拉布布系列收入超过30亿元,同比增长726%。今年4月,拉布布的盲盒在美国和欧洲的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了8倍和5倍。
看到这条新闻,我就想起了之前很多年轻人跑到迪士尼,排上几个小时的队伍就为了买一个玲娜贝儿的毛绒玩具。
无论是拉布布还是玲娜贝儿,今天的年轻人对玩偶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以前我们认为说迪士尼乐园是给小朋友玩的,现在成了年轻人的快乐老家。
我看到过一组数据,在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游客中,20岁到30岁不带小朋友的年轻人占比达到了总游客数的近一半,30岁到50岁不带小孩的游客占比也超过了30%。
在我看来,所有的这些现象其实最后都可以归结到一种全球性的消费趋势,那就是“童趣经济”,英文名称叫做“kidulting”。
它指的就是成年人通过买动漫手办、玩偶、卡牌这些具有童趣元素的东西,或者去主题乐园,来缓解压力、寻求情感慰藉的消费现象。
2023年,英国的《经济学人》指出全球kidulting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3万亿美元,并预测在未来五年,市场规模还会以18%的年增速增长。
还有一个数据也挺有意思,今天国内79%的毛绒玩具都是“00后”和“90后”在购买,其中40%的人家里的毛绒玩具数量超15个。
听到这里,有人会问为什么童趣经济会这么盛行呢?在我看来,这就要归结到两件事情上。
第一,年轻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就业压力大,生活成本高,情绪压抑成了常态。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公布过一组数据,今天全球所有的劳动人口中,大概有15%的人患有精神疾病。
40%的Z世代和35%的千禧一代长期被焦虑困扰。而抑郁和焦虑每年给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接近1万亿美元。这种情况下,年轻人需要找到情绪出口和心理慰藉,而童趣消费就是一种选择。
第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年轻人的消费不再停留在简单的物质满足,而转向了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和情感体验,他们愿意去为那些能触动心灵,带来愉悦,彰显个性的产品和服务付费。
所以,“童趣消费”其实是年轻人给自己找的一个心理药方。从整个消费行业来看,拉布布的这一波热度,可能就好像一阵风,会随时消失,但它所代表的消费趋势却是长久的和持续的,为情感付费,为悦己买单,早已从过去的趋势变成了今天的一种消费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