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回复: 0

“乐商”,职场中最柔软的竞争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6 10: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快乐”的话题——怎样提升在职场上的幽默感。
你身边可能不乏充满幽默感的同事,总是能逗你发笑。但其实,让人发笑这件事一点也不简单。更重要的是,职场上发挥幽默感,是有方法可借鉴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职场幽默感的三个雷区以及三个训练方法。
作者:达珍来源:得到App《得到头条》
01
笑是人类释放善意最快捷的方式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词,叫老钱风笑声。老钱,通俗点说,就是老长时间都老有钱了。你就想象你自己或者身边的人里最有钱,而且有钱时间最持久的那个,他的笑声什么样。这大概就是老钱风笑声。这个词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呢?起因是Tik Tok流行的一段贝索斯开怀大笑的视频。贝索斯的笑法,堪称美国富豪的笑容标本。据说很多好莱坞明星在扮演富豪时,都会专门观摩贝索斯的神情举止。光头、精干、暴脾气,而他笑起来,声音洪亮,嘴角始终保持着接近夸张的弧度。好像是在告诉人们说,我就是要笑,而且要笑得比谁都得意。以上观察可不是随便说的,而是网友在留言区的普遍感受。还有人表示好奇,是不是有钱人都这么笑?于是,就有网友搜集了贝索斯不同时期笑的视频,分别是,创业初期、一般有钱期、极其有钱期。结果发现,随着财富增长,他的笑声确实在变,越来越松弛,越来越放得开,嘴角咧得越来越大。贝索斯的情况到底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人的笑声到底会不会随着社会地位发生变化呢?关于这个问题,2016年的时候,美国加州大学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召集了一群学校里的社团成员,全是男性。然后把这些学员分成两组,一组是刚刚加入的新成员,另一组是已经加入两年的老成员,然后让两组人随机匹配聊天。每一组都是新成员和老成员聊天。然后录制下聊天过程中随机产生的笑声。最后一步,是把这些笑声的录音放给路人听。请路人根据笑声判断,哪个人的社会地位更高。注意,重点来了,路人的判断几乎是一边倒,普遍认为,老成员的笑声,透露了更高的社会地位。从笑声的特点上看,老成员的笑声更大,更放得开,变化也更丰富。而新成员的笑声相对拘束,声音更小。研究人员还给这两种笑声起了个名字,老成员的叫支配型笑声,新成员的叫服从型笑声。当然,这个实验里的人的社会地位是相对而言的。老成员假如面对资历比自己深的,估计也会笑得收敛。新成员面对比自己更新的,大概率也能笑得放肆。但总归,无论是含蓄微笑,还是放开大笑,给人的感觉总是好的。根据相关的研究,在众多情绪中,笑是感染力最强的情绪之一。一个人哭未必带动一群人哭,但是,一个人笑却可能带动其他人一起笑。著名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也就是发现邓巴数150的那个人,他认为笑是人类释放善意最快捷的方式。
02
为什么让别人笑很难?
要想让别人笑,其实难度不低。为什么?首先,每个人的笑点不一样。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天生的。据说一个人的幽默程度,在30%到50%的程度上来自遗传。据说还有人研究过,发现笑点低的人,是因为携带了一种叫5-HTTLPR血清素转运效率短板基因,这样的人特别容易笑,而且通常人缘好。因为不管别人说什么他们都会笑,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捧场。而携带DRD4多巴胺受体敏感度7R突变的人,更偏爱黑色幽默,即使别人觉得有点冷的场合,他们也能从中发现奇怪的笑点。从这个角度看,没准有可能通过基因技术,把每个人的笑点变低。你看,到时是不是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欢笑?其次,笑的保质期很短。你看,为什么喜剧片比悲剧片更难拍?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悲剧只需要让你哭一次就够。只要你在电影的最后哭了,你大概率就会觉得这片子不错。但喜剧得让你笑很多次,你才会满意。悲伤就像一条河能流淌很久,而笑就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快。幽默感这个事并不简单。尤其对成年人来说,在职场上想保持幽默感,就更得把握好分寸。毕竟有时候,好笑和出丑,调侃和矮化,玩笑和贬低,都只是一线之隔。



03
职场幽默感的三个雷区
对于职场上的成年人来说,应该怎么保持恰到好处的幽默感呢?关于这个问题,咱们得到App有门小课,叫《有效训练你的幽默感》,主理人是资深的喜剧编剧李新老师。我最近重新学习了这门课,感觉收获不小。接下来,咱们就简单说说。首先,职场上的幽默感,有三个雷区是一定不要碰的。第一,不要开任何跟敏感话题相关的玩笑。比如,很多有关性别、年龄、外貌的玩笑,永远不要讲,它们很容易触碰同事的底线。即使它们会让一部分人觉得很好笑,也不要讲,因为在职场上,“让所有人舒服”永远比“让部分人爆笑”更重要。第二,不要急于展示幽默感,尤其是在刚进入一个新团队时。很多人刚进入新的公司,想要尽快融入公司,就想通过幽默迅速破冰。但这很容易让自己用力过猛,甚至让人觉得这人不成熟。因此,在一个新环境里,更需要的是观察力,而不是表演欲。第三,不要把自己的幽默建立在别人的利益上。比如,职场上有个常见的玩笑是,老员工对实习生说,是不是很辛苦?没关系,过两年就好了,因为到时你就习惯了。据说听到这个玩笑的实习生里,多数感觉到的都不是好笑,而是害怕。其实,上面三个提醒背后有一句共同的潜台词,职场幽默的本质是放大善意,而不是展现才华。
04
如何职场中有效发挥幽默感?
之前,亚利桑那大学的凯莱布·沃伦教授牵头做过一项研究。他发现,幽默最常出现的地方是,良性不适的场景。什么是“良性不适的场景”?假设现在有一个撑杆跳运动员正在比赛,良性场景是他成功完成了一跳,带来不适感的场景是撑杆跳运动员跳高失败,而且受了重伤。而良性不适的场景是,撑杆跳运动员跳高失败,但没有受伤。说白了,真正让别人感到有趣的场景是,有一些危机感,但不会真的造成威胁的场景。在这个基础上,怎么在职场中有效发挥幽默感呢?关于这个问题,李新老师就说,幽默不是讲笑话,而是从一个有趣的视角来讲述真相和痛苦。借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在一切大笑里,肯定有荒谬、背理的东西。首先,有一种非常稳妥的方法是,自嘲。你看,假如你要开别人的玩笑,总是要承担一些风险,但假如你要开自己的玩笑,相对而言更安全,不太容易造成跟他人的人际纠纷。比如,你可以在职场中塑造一个固定的吐槽人设,而且这些人设最好是容易感同身受的标签,像最常见的几个就是矮、胖、穷、丑等。但注意,自嘲有个很大的前提是,你得足够自信,因为自嘲的本质是展示你的一部分弱点。比如,很多喜剧演员最常用的标签就是“穷”,吐槽自己“穷”是个特别常见且受欢迎的一类段子。其次,段子有个通用的公式是,段子=铺垫+包袱。也就是,一个最小的段子,至少应该由两段内容组成,前半段是铺垫,注意铺垫不需要好笑,只需要陈述一个事实,而且越正经越严肃越好,而后半段是包袱,也就是你主要想表达的好笑的部分。假如你想让你的段子足够好笑,那就需要让铺垫到包袱的转折越离奇,这样带来的意外感就越强。比如,有个段子是,我问我的朋友说,你有《时间简史》吗?朋友回答,有,我也不捡那玩意儿。再比如,有个段子是,上课玩手机确实会导致成绩下滑啊,这点我深有体会。最近一个学期由于总是玩手机,都没怎么给学生教课。最后,李新老师有个提醒是,幽默只是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你得有洞察。假如只背诵别人的段子,那只会成为一个笑话锦囊,并不是成为真正幽默的人。那怎么才算有洞察呢?李新老师认为,形成洞察最关键的就是,你要去考问那些别人习以为常的情境和做法,一再追问为什么,这样你就能从中找出荒诞的点来重新解读,形成你的洞察,而且最好前后两句能押韵。比如,有句喜剧台词是,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你看,虽然道理很简单,但押韵之后显得更有洞察。李新老师认为,幽默只是一种手段,它背后要表达的思想才是关键,洞察能让你表达独特的思想,所以一个洞察多的人,一定是一个有趣的人。最后,分享一个词,浙江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任俊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乐商,简写是OQ。乐商,就是人保持快乐、保持乐观,并且用乐观感染他人的能力。任俊教授认为,乐商比智商和情商更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乐商高的人会把生活当成喜剧,偶尔不开心,他也会觉得这是暂时的,以后总会好。而乐商低的人会把生活想象成悲剧,即使遇到开心的事,他也会认为这是暂时的,早晚还是好不了。从这个角度看,保持幽默,其实就是改变一个人的自我叙事,把生活中的平淡琐事,变成能感染更多人的好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邦网联系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鲁公网安备 37082802000167号|微信邦 ( 鲁ICP备19043418号-5 )

GMT+8, 2025-7-20 23:39 , Processed in 0.1643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Wxuse Inc. | Style by ytl QQ:140006928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