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回复: 0

特朗普会成为第二个里根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4 09: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手里的这本中文版《里根自传》,1991 年 5 月出版,首印 11000 册。而英文原版 1990 年 11 月在美国出版,英文书名叫:An American Life  一个美国人的生活。短短半年就出了中文版,速度真够快的,几乎同一时间还有好几个国内出版社出的中文版,大概率是没有获得版权方的授权。
在豆瓣上搜了一下里根的传记,没有几本,评分也不高,反倒是这本古早的自传得分最高。
说是自传,实有影子写手操刀。此人叫 Robert Lindsey,至今仍在世,是一名记者,也是几本真实犯罪书籍的作者,马龙·白兰度的自传也是找他合作的。虽然有捉刀人,但这本书有里根的深度参与,这是毫无疑问的。
为什么想起来读里根传记?这还是特朗普再次当选后所产生的念头。有人支持,有人反对。那些支持者说他有可能成为里根之后最伟大的总统,会成为第二个里根。这样的说法,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被惊到了。
里根是美国伟大总统之一,这毫无疑问,但特朗普能比肩里根……可能吗?也或许,有什么是我所不了解的,不是美国人,或许并不那么了解美国。
那么,先了解一下里根总统,或许能够进一步了解一点特朗普。
如果要找这两位的相似之处,那其实还挺多的。比如都是共和党、都以高龄当选总统、都是非传统路径跻身政坛、都擅长在公众面前演讲或表演、大学都读的经济学专业、甚至里根小时候差点起名叫唐纳德………如果牵强附会一下,恐怕能找到更多。
可是,里根和特朗普的差别就像马和骡子的差别一样。
里根可不像特朗普那样含着金钥匙出生。他的家庭背景再普通不过,勉强算得上工薪阶层家庭,小时候家境贫困,他的父亲做着并不稳定的鞋业推销员的工作,因为工作的变动而经常搬家。母亲是个热心肠,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对黑人也一视同仁,在那个年代,这很可贵。
这样的家庭背景,毫无疑问塑造了里根的价值观。
里根的价值观基础和特朗普的截然不同。
里根和特朗普都喜欢运动,上学的时候都是橄榄球运动员。里根成年后喜欢骑马,这个爱好也保持了终身。而特朗普成年后最钟爱的体育运动,众所周知,是高尔夫。
里根少年时期是个比较典型的「小镇男孩」,更能懂得美国底层民众的疾苦。因为家境并不富裕,里根少年时就做过各种零工,他颇为自豪的是做过一段时间的夏季救生员的工作,救起过很多人。他还做过电台广播员,抓住机会做体育比赛的广播解说,这为他以后的表演生涯和面向公众演讲都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相比之下,特朗普少年时期过得是另一种日子。从小受精英教育,未经历过经济困顿。
里根在担任总统之前,并不是个政治素人,他的政治理念,在担任加州州长的八年期间有了一次成功的实践,政绩相当不错,为他的竞选起到了很好的背书。特朗普的「成功」经验?若说频繁的破产重组也算经验的话,那倒也说得通。
里根的前半生是不折不扣的民主党人,40 多岁之后开始逐渐转向共和党。他的哥哥曾经做过某个地区公共工程署的负责人,这个机构是罗斯福救济机构的遗留产物,里根有过了解和观察。从这时候起,里根就已经埋下了怀疑的种子:
一旦你创立一个官僚机构,它就具有生命力。一旦官僚机构产生了,要取消它几乎是不可能的。
罗斯福新政政策的弊端这时候已经开始显现,美国政府已经「大」了起来。
官僚政治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保护官僚政治本身,如果管理福利机构的官员让他们的受保护者找到其他谋生手段,他们的重要性和经费就会减少。
里根的各种政治理念在这时候逐渐形成,其中之一就是「小政府」,他在自传里反复提及。
如果有一件我所知道的关于政府的事,那就是如果有一笔闲置的钱,政府的人就会想方设法花掉它。官僚体制最大的罪孽就在于捞钱,因为盈余意味着官僚体制的预算可能在下一年度减少。如果他们在财政年度末期尚未花光预算内的所有钱,他们就会急匆匆地用纳税人的购置新的办公家具,到外地旅游,或者把钱花在其他地方,只过是确保他们来年的预算将不会减少。
当选加州州长后,那些支持里根的商人们发起了一个特别委员会,里根说:
我们专家特别委员会的成员(他们自称「里根突击队」,并且把我的头像复制在他们的衬衫袖扣上)帮助实施数以千计的咨询意见,以提高州政府各部门的办事效率。
是不是和今天马斯克要做的事情颇为相似?
我总是把政府比作一种对金钱贪得无厌的生物体,除非对其实行饥饿治疗,否则它这种天性将会无限地发展下去。我想通过减税,不仅要刺激经济,还要制约政府的发展,减少它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干预。
担任加州州长期间,里根做了哪些事?削减政府开支,减税(虽然一开始加过税),最终改善了加州的财政状况。
一时间,里根的「小政府」和「财政保守主义」的政治理念赢得了那些支持他站出来竞选州长的群体的进一步信任。
下一步,当然是各路人马劝他出来竞选总统。中文互联网上总喜欢说美国有所谓的「深层政府」(Deep state),里根在自传里并不忌讳谈及有这样的群体对他提供的支持,而且这些人也的确有一定的政治动员力量,不过,里根和他们也不总是观念一致。这算「深层政府」么?似乎也只不过是政治力量的一种而已。
里根的方法在加州的实践是成功的,那么,入主白宫后,「里根经济学」的表现如何?
能从书中读出来的言外之意是,所谓「里根经济学」是那些反对者对他的嘲讽,只是后来才带有正面意义的解读。
当时美国正在遭受日本的汽车倾销,国内要求搞进口限额的呼声很高,要和日本搞点类似「贸易战」。里根和特朗普截然不同的一点是,他不会支持特朗普这样收「关税」。
我是个自由贸易者,坚决反对实行进口限额。我认为,和所有的竞争一样,底特律所面临的新的竞争对它和消费者都是件好事——它将刺激我国的汽车工业去生产更优质的汽车。这是自由企业运转的机制。我相信,一旦上了贸易保护主义这条贼船,就再也转不回来了,何时结束也就没法说了。
特朗普是里根的经济政策追随者吗?恐怕不是。
特朗普高举关税大棒的做法,俨然是当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的翻版,这个共和党推动的法案最终使得两党都认识到高关税政策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不但重创了世界经济,最后也使得胡佛灰溜溜下台,罗斯福当选总统。
里根当年和特朗普所面对的经济困境的确有些相似,但他们的应对之道并不相同。在自传里,里根花了很多篇幅讲述如何煞费苦心推动大幅减税,如何削减政府支出、平衡预算。遇到阻力重重。也真是改革到了深水区,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那是难多了。
政府债台高筑,有效降低债务的做法是什么?
一种观点是多收税。多收税,政府越多收税越好,有钱才有可能还债。这个观点毫无疑问是符合直觉的。
另一种则有点反直觉:减税。允许人们支配他们获得更多收入,工作更勤奋,挣得越多越会刺激整个经济机制的运转,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结果是,政府的收入也会越来越多。
里根说:一旦开始征一种税,它就永远也不会被取消了。在他执政的八年,可以说,不遗余力地推动减税。
目前还看不到特朗普有什么明确的减税方案。有可能会减税,但要看能不能减得下去。
当时人们寻找里根经济思想的来源,说这就是「供给经济学」,里根似乎有点不高兴,认为过于教条。因为里根是经济主张和政治主张,双管齐下。
里根任期内,大幅增加了国防开支,对抗苏联,重振军队,提升美国信心。代价是军费飙升了一倍都不止。
减税、增加国防开支、削减政府支出、平衡预算,初衷很美好。
但实际上,减税,政府短期收入下降;增加军费,政府支出上升;平衡预算,必须削减其他大规模福利开支。
结果变成:债务激增
里根在上任时曾反复强调要削减联邦债务和赤字,这是他竞选时的重要承诺之一。但最终,他任内的联邦债务几乎翻了近三倍。
即使再支持里根经济学的人,面对这个结果也不太好解释,当然支持者总可以找辙,比如可以这么说:解决了「滞涨」困局,推动了资本市场繁荣……诸如此类。
特朗普同样要面对政府债务问题,到去年底,已经超过 36 万亿。
特朗普第一次竞选时承诺「将削减甚至清除国家债务」,结果在其第一个任期内,联邦债务从约 20 万亿美元增加到近 28 万亿美元,增长了 7.8 万亿。
拜登任内又增加了大约 6.25 万亿 (注意可能存在不同统计口径)。
目前还看不出来特朗普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可以有效削减债务。在这一点上,特朗普倒是可以说,挺像里根。
里根任期内对待盟友的态度,和特朗普今天的作为也是截然不同。
特朗普会成为第二个里根吗?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期待。但是看下来,特朗普会成为第二个胡佛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邦网联系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鲁公网安备 37082802000167号|微信邦 ( 鲁ICP备19043418号-5 )

GMT+8, 2025-7-11 06:44 , Processed in 0.0958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Wxuse Inc. | Style by ytl QQ:140006928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