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回复: 0

怎么为孩子选一套理想的暑期读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7 08: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暑假来了,孩子们即将迎来为期两个月的居家时光。怎么样让孩子度过一个既放松、又有意义的假期,是每一位家长都在思考的问题。
今天,我们为你推荐一套能陪伴孩子、疗愈孩子、启发孩子的新书——得到图书近期出版的《潦草小狗拯救世界》系列。这是一套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漫画书,这套书由两本组成,一本是从狗狗团子的视角,一本是从人类的视角出发,向孩子娓娓道来一个关于“真实、爱与陪伴”的故事。
为什么说这套书是值得推荐给孩子的暑期书单?我们有三个理由,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来源:得到图书
01
给孩子一个勇敢表达自我的机会
第一个理由是,它是对完美主义的一次温柔反叛,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勇敢表达自我的机会。这是什么意思呢?不知道你没有意识到,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充满“完美”标准的世界里:社交媒体上精修过的照片、展览上专业的艺术作品、课堂里反复强调的标准答案,这些东西无时无刻不在向孩子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只有达到完美才能获得认可,只有做到最好才具有价值。这种追求卓越的氛围固然是好的,能够激励孩子积极向上,但它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应该被忽视。有什么负面影响呢?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害怕做得不够好而不敢轻易尝试。在学校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些令人感到心疼的场景:孩子在画画时小心翼翼,生怕画错一笔;发言时畏首畏脚,担心说错话被人笑话;写作时反复修改,往往失去了最初想要表达的真挚情感和创作欲望。在这样的环境长期浸染下,孩子会慢慢失去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表达真实自我的勇气。而我们要推荐给你的《潦草小狗拯救世界》,这套书的突破性价值,恰恰就在于它故意的“不完美”上。书中的小狗团子,形象简单,线条粗糙,绝大多数时候甚至连颜色都没上,完全不符合传统意义上“好看”的绘画标准。然而,正是这只“画得不好”的小狗,却成了全书当之无愧的主角,不仅被书中的家人深深喜爱,更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心。这种刻意保持的“潦草感”,非但没有降低作品的审美价值,反而营造出一种强烈的亲切感和情感共鸣。它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孩子:艺术的价值不在于技巧的完美,而在于情感的真实。在这套书中,孩子看到的是一个“并不完美,却依然被深深爱着”的角色,一种“没有画得很美,却能传达真挚情感”的创作方式,这种价值观的呈现,直接冲击了孩子内心深处“做得不好就没有价值”的认知,为他重新评价自我提供了新的可能。不少家长在读完书后反馈,孩子开始更勇敢地动笔画画了。在这套书的评论区里,有位家长分享了自己孩子画的潦草小狗,看着简简单单,但每一只都真诚和可爱,令人动容。我把它放到文稿区,你可以欣赏一下。

看完书后,孩子最重要的变化,不是再苛求自己的作品达到某种“完美”标准,而是遵从内心的创作冲动——想画就画,想表达就表达。这种从工具理性向情感表达的转变,正是孩子艺术素养和人格发展过程中非常珍贵的成长。在书中,这只看着有些潦草的小狗说:“我本就天资聪颖,随着年龄增长,我变得愈发睿智,也愈发帅气了。”这当然是团子调皮幽默的话语,却也透露出作者想传递的信号——你不需要别人来定义你的“好”,你本身就是特别的。暑假两个月的假期正是一个天然适合培养兴趣与表达力的窗口,咱们把学校的标准答案暂时放下,让孩子获得一个勇敢表达自我的机会。
02
让孩子“放松下来”的暑期心理疗愈读物
当然了,这套书的意义,可不止是让孩子能够勇敢地表达,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孩子放松下来,在假期里缓解一个学期带来的疲惫和焦虑。在现在的教育环境里,孩子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学习压力。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被卷入一个充满竞争的漩涡:考试排名的紧张、繁重的学习、同伴之间的竞争,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无形中产生出一种“掉队的焦虑”,这让孩子变得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远远甩在后面。这种持续的高压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有些孩子甚至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和抑郁倾向。你看,原本应该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却被各种焦虑和压力所笼罩。更糟糕的是,要是这种压力和焦虑没有合适的窗口让孩子释放出来,特别是在假期这个宝贵的时间段得到修复和缓解,当新的学期来临时,孩子就会背负上更加沉重的心理负担。就像一根紧绷的弦,如果一直不能放松,断裂就是大概率的事儿。所以啊,两个月的假期不仅仅是孩子学习时间表上的空白,更是他心灵修复的黄金时间。到了暑假,除了让孩子尽情地玩耍、探索和体验童年应有的快乐之外,在心理层面让孩子得以真正放松和自由呼吸,也是假期非常重要的任务。当然,这种心理上的放松并不是简单的娱乐消遣,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灵滋养和情感修复。比如,让孩子听一些柔软、温暖的故事,读一些充满包容和接纳的作品,就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故事具有独特的治愈力量,它能够以温和的方式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帮助他建立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以《潦草小狗拯救世界》为例。在这个故事中,孩子会惊喜地发现:小狗团子有着和他们一样的“不完美”——它会在面对困难时选择逃跑,会在需要安慰时毫不掩饰地撒娇,会在感到害怕时找个角落躲起来,但这些看似“不够勇敢”的行为,却始终被家人温柔地理解和包容。没有责备,没有失望,只有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更让孩子感到共鸣的是,团子和他们一样,也会做一些在大人看来都是“犯了错”的事情:好奇心驱使下翻垃圾桶,禁不住诱惑偷吃面包,还有控制不住自己而乱拉粑粑。但在这个故事里,团子从来不会因为这些“过错”而被否定或批评。家人不会对团子说“你怎么这么调皮”或“你怎么总是惹麻烦”,而是选择用理解的眼光去看待:它也在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这只小小的团子的存在,就像是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心理安全屋”——在这个安全的空间里,孩子从这只可爱的小狗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也看到了被完全接纳的可能性。他会恍然大悟:“原来我也可以不完美,也可以有小缺点,也可以被人理解和原谅”“原来不完美的我也同样值得被爱”。这让孩子明白不完美也很好,犯错也没关系。这种认知上的转变,对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理上的松绑。它可以滋润着孩子的心田,让他在假期中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放松,为新学期的到来积蓄温暖的内在力量。有家长在收到这套书之后反馈,孩子正上初中,累了、有压力的时候读一读就会好很多,非常适合放松。

03
让孩子体会“关系”带来的温暖
当然,说这套书是理想的暑假读物,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它为孩子在假期深度体验家人陪伴的内涵提供了契机。在《潦草小狗拯救世界》中,最打动人心的并非单纯的人和宠物的关系,而是书中展现团子和家人之间相互成就、彼此疗愈的深层情感连接。这种双向的陪伴模式,为孩子理解家庭关系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你有没有发现,为期两个月的暑假其实是一年中,孩子和家长相处最为密切的时段,也是孩子深入观察和体验亲情的黄金时期。《潦草小狗拯救世界》这套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双向陪伴是怎么展开的:首先是一家人对团子的用心陪伴:无论是姐姐还是爸爸妈妈,都会在日常生活中细腻地回应团子的每一个需求——专门为它准备狗狗台阶,观察它的神态决定是否出门,贴心地为它盖好毛毯;姐姐无论工作有多忙,都会抽空拥抱团子、和它说话,从不会忘记和冷落它;当团子走丢时,全家人放下一切全城寻找;当它年老体弱后,一家人默默调整生活节奏来配合它的状态。当然,书里不止是家人对团子的陪伴,团子也对家人作出了深情的回应:妹妹身体不舒服需要换房间住时,团子会主动在各个房间之间巡视,一会陪陪这个,一个陪陪那个,确保每位家人都不孤单;姐姐心情不好的时候,团子就会用自己的屁股贴着她,靠着她,静静地守在她身边;团子还会每天守候在门口,等待和迎接归来的家人,时刻用“在场”这种无声的语言传递着自己对他们的关怀。这种陪伴模式的可贵之处在于,团子虽然是狗,但它从未被视为“附属品”或普通的“宠物”,而是家中真正的成员。书中展现的家庭温暖,正是在这样无数个“你在,我就在”的平凡时刻中悄然构建起来的。对孩子而言,这种描绘会帮助孩子理解:真正的陪伴绝不等同于“看管”,也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式”教育,当然也不是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撒泼打滚,而是一种深层的情感承诺——“我愿意为你留在这里,哪怕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这种理解,对于培养孩子的家庭归属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有句话说得好,真正重要的,不是做什么事情,而是共同经历多少“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一位来自杭州的妈妈给我留言说:“读完这套书后,我9岁的女儿对我说:‘妈妈,我想要像团子一样,当你难过的时候陪着你。’那一刻我差点哭了,平时忙于工作的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孩子一直在观察着我的情绪,也想要用她的方式来爱我。”另一位父亲分享道:“以前我总觉得陪伴就是要做些什么,带孩子去哪里玩,给他买什么东西。但看了团子的故事,我儿子跟我说:‘爸爸,你就坐在我旁边看我画画就行了,不用说话。’现在我们经常一起安静地待着,反而比以前更亲密了。”看到这样的反馈,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一本好书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这样,润物细无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邦网联系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鲁公网安备 37082802000167号|微信邦 ( 鲁ICP备19043418号-5 )

GMT+8, 2025-7-25 22:40 , Processed in 0.1029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Wxuse Inc. | Style by ytl QQ:140006928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