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回复: 0

过去半年,那些“让人感到幸福”的好消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3 08: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已经走过了2025上半年,今天,我们换个视角,来看看上半年科技圈发生的进展,以及一些新的技术突破。
这些进展未必石破天惊,有些甚至有点冷门,以至于没有被媒体广泛报道。但是,它们的角度都很有趣,而且看完之后,没准你还能体验到一点微妙的幸福感。作者:马慧来源:得到App《得到头条》
01
夏季达沃斯有哪些看点?
6月底,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举行。夏天的世界经济论坛,也叫夏季达沃斯。从2013年开始,论坛每年都会发布当年的十大新兴技术,今年是第13年。这份榜单的主要目的是做出展望,看看哪些新技术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快速落地,以及它们又能解决哪些当前社会上的棘手问题。今年发布的新兴技术,集中在人类的身体健康、生活安全和能源保障等方面。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事关AI时代的安全问题。比如生成式水印技术,就是给AI生成的内容添加一个隐形标签,帮助人类辨别真实信息。再比如,协同感知技术,这是为了帮助汽车和城市路网更好地协作,解决交通问题。第二类,事关可持续能源发展。比如,先进核能技术、电池材料技术。再比如,沿海地区根据咸淡水的盐度差异,开展渗透能发电技术。再比如减碳方面,绿色固氮技术可以减少化肥生产中化石燃料的使用。第三类,事关医疗与健康。比如,现在很前沿的GLP-1类药物,原本是糖尿病药物,后来在国外的减肥领域很火,现在科学家们还发现,这类药物可能对缓解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病也有效。再比如,自主生化传感技术,可以在不做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完全自主地做出早期疾病的预测。再比如,工程化活体疗法,说的是,可以精心设计某种有益细菌,让细菌进入身体内部,完成治疗。再比如人造纳米酶,能够代替天然酶,改善医疗检测方式。当然,在这里也提醒一句,以上关于药品功能方面的研究,还处在实验室阶段,具体的用药方式,还是需要前往医院,以正式的医生处方为准。关于这十大技术的具体介绍,可以在网上搜索夏季达沃斯《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查看完整版。
02
未来人和动物之间,或许能顺畅交流
接下来,我们展开说说今年上半年发生的另外一类技术突破。
第一个技术叫,动物语言识别大模型。借助AI,我们或许可以翻译出动物的语言了。今年4月,谷歌发布了一款海豚音识别大模型,这种模型可以在水下和海豚实时交流,并且还能预测海豚发出的下一个音节,就像大模型预测下一个词一样。假如海豚真的有语言,那么未来你或许可以通过这项技术与海豚对话。再比如,今年1月,《自然》杂志刊登了加拿大鲸鱼生物学家的一项研究,他们收集了将近9000个鲸鱼的音节,用AI构建出了一套“抹香鲸音标”,并且还发现不同区域、不同家族的鲸鱼,都有自己的“方言”。今年2月,《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还发现,鲸鱼的歌声和人类儿童使用的语言,在统计学上有相似性。其实,不管是鲸鱼的歌声、海豚的口哨声,还是大象的叫声、鸟鸣的颤音,甚至猫猫狗狗的叫声,都有特定的模式和结构。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光靠人力很难识别其中的微妙区别,但AI恰好非常擅长这一点。现在咱们已经能看到一点苗头,没准未来,AI可以帮我们打造出一个动物版的“智能翻译”,让人类有机会理解其他动物的交流或者想法,把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真正拓宽到跨物种的层面。到时,你看到的所有电影里面人与动物交流的桥段,都可能变成真的。你或许可以让鲸鱼告诉你海底世界的景观,可以让猎豹告诉你在草原奔跑的感觉,也可以在雪山上空体验雄鹰的视角。当然,即使无法实现这么复杂的沟通,这也依然是一项很有趣的技术突破。它让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多了一种交流的可能。
03
笑起来你会更开心,皱起眉你会更难过
第二个进展,是“用表情调节情绪”的实证研究。所谓用表情调节情绪,其实很简单。你想要心情好就微笑,怕心情变糟就不要皱眉。因为很多时候,人不是因为开心才笑,而是因为笑了才开心,身体与情绪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结论本身并不算新,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就猜测,人体的表情变化,会对情绪产生影响。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提出了“面部反馈假说”,认为人主动表现出某种表情,就能增强跟这种表情相关的情绪体验。但这个假说提出后,学界一直褒贬不一。美国心理学会最近出版的《情感》期刊上有一项研究,在科学层面上提供了一些新证据。研究者用了一种电刺激的方式,在特定时间内,用电极刺激志愿者面部的特定肌肉,让他们的肌肉紧张,形成微笑或者皱眉的表情。结果发现,在电刺激下做出微笑表情的人,会更多感受到积极情绪,而被刺激出皱眉表情的人,会更多感受到消极情绪。简单说,笑起来你会更开心,而皱起眉你会更难过。研究者还在规划后续的实验,比如刺激不同肌肉,观察每一种刺激对人们感受的影响,还有用脑电图分析大脑具体是怎么根据面部刺激做出情绪反应的。研究者还表示,这很可能会催生一个全新的应用场景,未来的人类,没准儿可以利用可穿戴设备刺激自己的面部,改变自己的心情。当然,这个场景在今天看来还比较遥远。但至少回到现在,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些提醒。比如,需要给自己加油打气的时候,可以给自己一个微笑。哪怕是情况比较糟糕的时候,也可以告诉自己,不要撇嘴,不要皱眉。这或许能让我们对自己情绪多一些掌控感。再比如,感觉到紧张的时候,可以双手叉腰,挺胸抬头站立,这个姿势被称为“高能量姿势”,据说保持5分钟就能提升人的能量值。
04
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将有更多的色彩
第三个突破是,人类能看到的颜色变多了。今年,《科学进展》上发布了一项研究,科学家找到了一种特别的刺激方法,让受试者看到了一种,在人类标准视觉范围之外的颜色。不是在物理世界里发明了一种没存在过的颜色,而是通过特殊的方法,让人类的眼睛,看到了一种原来看不到的颜色。具体来说,他们使用了一种激光设备。首先志愿者必须保持绝对静止,眼睛精准地盯着空间中一个固定的点,这个过程中不能眨眼。其次,激光设备会在志愿者的视野边缘,刺激一个特定方形区域中的视锥细胞。在这种刺激下,志愿者会看到一个绿色的方形斑块。这个绿色斑块,不是你之前见过的任何一种绿,它是人类从未看到过的新颜色。这种颜色被命名为“olo”,它的饱和度远远高于自然界中的任何颜色。几位受试者对这种颜色的描述相当一致,他们说,看到它的感觉,就像是第一次看到绿色激光笔,那是世界上最绿的绿色,但olo比那种绿色还要绿,还要极致。这个实验,证明了精确激活人类特定视锥细胞的有效性。这个基础上,接下来还有很多可以拓展的方向。比如,能不能帮助色盲人士看到完整的人类色觉范围?能看到完整视觉的人,有三种视锥细胞,但色盲人士只有两种,如果能够从色盲人士的视锥细胞中分出一部分来,做针对性地刺激,模拟出缺失的第三种细胞,那完全有可能帮他们补全视觉范围。再比如,可不可以帮助人类强化视觉能力,让普通的三色视者,变成四色视者?要知道,一些鱼类和鸟类,还有极个别的人类,拥有四种视锥细胞,他们的色彩辨别能力是普通人的100倍。只不过,目前人类的技术还没法解析这种能力。假如刺激系统成熟,未来每个人的色彩辨别能力都有可能增强。换句话说,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将有更多的色彩。孩子的童年会在更鲜艳的时光中度过,而老人的回忆也将充满五彩斑斓的时刻。其实,类似的研究,可能还有很多很多。有时科学进展带给我们普通人最重要的东西,不是某个具体的产品或者技术,而是“可能性”这三个字。想想看,人类经历过这么多年的进化,作为一个物种,好像已经足够稳定。但是,今天依然不断有新的证据表明,我们的视觉、听觉、知觉等等各种感知系统,还有很多尚未开发的潜能。人这个物种,还远没有到达自己的边界。你看,这是不是非常有趣?回顾过去半年,你可能面对过各式各样的挑战,也可能见证过不少的好消息。在这里也发出一个邀请,假如你在上半年听到、见到,或者亲身见证过一些值得分享的好消息,请你来留言区一起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邦网联系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鲁公网安备 37082802000167号|微信邦 ( 鲁ICP备19043418号-5 )

GMT+8, 2025-7-27 00:12 , Processed in 0.1659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Wxuse Inc. | Style by ytl QQ:140006928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