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式消费 新规来了。
早在 3·15前一天,最高人民法院 就 发文 , 支持 预付式消费 七天无理由退款。
并宣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25年5月1日之后开始施行。
也就是说,今年5月1日之后订立的合同,都按《解释》规定的来。
理发店卷款跑路了?
健身房搬走了,每次去不方便?
想退卡,退卡金额和商家有争议?
冲动消费办了卡,想退卡?
完全不用慌,以后不用谈卡色变了。
预付式消费广泛存在生活中,零售、住宿、餐饮、健身、出行、理发、美容、培训、养老、旅游等领域中都有涉及,本来是买卖双方双赢的事情。
消费者通过预先付费换来经营者一定幅度的让利优惠,经营者通过此种消费模式得以快速回笼资金、稳定客源、缓解资金周转压力。
但有些不诚信的商家把路走死了,在合同中设置霸王条款,卷款跑路等等,受害者被坑得不轻,维权的时候又因为金额小、相关规范不完善,导致维权难度大。
预付式消费不能不规范,最高法在已有规定的基础上,细致规定消费者权利和商家应负的责任。
《解释》一共27条,重点在以下6个方面:
1、部分“霸王条款”无效
收款不退、丢卡不补、限制转卡 等只对商家有利的“霸王条款”应依法认定无效;
约定解决争议方法 不合理增加消费者维权成本 的“霸王条款”无效。
这一条怎么理解呢?
比如,合同条款上说,消费者有争议的话,商家只接受去法院仲裁或者起诉,但如果去法院需要付出的成本远高于争议的金额,消费者可能就算了。
这就属于不合理增加消费者维权成本的霸王条件,是无效的。
2、保护消费者转卡的权利
转卡只需要通知经营者 就行 ,但如果是不限服务次数的计时卡,限制消费者只能转给一个人。
有些朋友可能不理解什么叫 “ 不限服务次数的计时卡 ” ,举个例子:
楼下开了一家儿童乐园,老板说开卡之后,未来1年可以无限次去,这个就属于不限服务次数的计时卡,即便转卡,也只能转给一个人。
3、规定消费者可以单方面提出退卡的几种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店搬远了,消费不便 :
经营地点对消费者是否愿意订立预付式消费合同有重要影响,如果经营地点给消费者增加明显不便,消费者有权请求解除合同。
· 未经消费者同意将合同义务转让给第三人 :
比如经常去的理发店、健身房突然换了一个经营主体,消费者可以单方面退款,商家“换马甲”、“金蝉脱壳”的套路不管用了。
· 不限次数的计时卡 , 不能正常提供服务 了 ;
· 消费者自身健康问题导致继续 履行 合同对其明显不公平的 :
比如说,不小心骨折了,未来半年都需要静养,根本不能去健身,消费者可以和经营者协商,协商不成的,消费者可以退卡。
4、线下办卡也能七天无理由退款
如果消费者被过度劝诱,可以在 付款之日 7天内无理由退款,商家别再想用“歪门邪道”了。
但有个例外,如果 办卡的时候已经从经营者 那 获得过服务,或者办卡的时候在其他经营者那里获得过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就不适用。
就是得满足第一次办卡, 如果 是“回头客”了, 就不能无理由退货 。
5、明确退款计算规则
对消费者有三方面的利好:
· 明确经营者付给员工等人员的预付款提成 , 不属于消费者应当赔偿的合理费用。
也就是说,如果销售人员为了提成诱导消费者办卡,退款的时候,提成的部分也需要商家承担。
· 因经营者原因退款,应按折扣款、合同约定的优惠比例计算已经消费的价款 ,如果商家在退费的时候,要求之前的消费要按照原价计算,就是不合理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返还消费者预付款的时候, 如果是 因为经营者的原因导致退款,要按照合同成立时 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算利息; 如果是消费者原因退款,按合同订立时 一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算利息。
不管哪种情况,消费者能拿到的钱都变多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6、卷款跑路,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经济下行期,大量店铺倒闭,甚至出现助纣为虐的职业闭店人、职业背债人,最高法也表示严肃追责打击遏制“卷款跑路”行为。
经营者收取预付款后终止营业,既不按照约定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又恶意逃避消费者申请退款,构成欺诈的,应当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承担 惩罚性赔偿责任 ;
涉嫌刑事犯罪的,应当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怎么理解这个惩罚性赔偿责任呢?
按照最高法法官的说法,如果闭店之后恶意逃避消费者退款,就有欺诈故意在里面,就可以认定构成欺诈,承担 3 倍惩罚性赔偿 。
如果欺诈的数额巨大的话,或者有其他情节构成诈骗,就要追究刑事责任。
当法律支持 3 倍赔偿,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会增加,商家被追责的概率也会增加,长此以往,可能会慢慢改变预付式消费领域的风气,让消费者不再“瑟瑟发抖”。
最高法出台的《解释》属于正当时,在国家促消费的大背景下,只有规范市场环境,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才能让大家敢消费,消费起来无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