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一般是楼市交易的首个旺季,也被称为“小阳春”。
先回顾下
提出 “止跌回稳”后
,
第一个“小阳春”
楼市啥情况。
一线城市方面,
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1%;二手住宅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2%。
北京的新房成交4151套,同比上涨51.7%、环比上涨107%;二手房成交达到19234套,环比增长61.96%。成交均价64999元/㎡,同比上涨11.7%、环比上涨17.4%。
上海的二手房网签量达2.94万套,同比上涨43%,环比增长更是高达75%。
深圳一二手住宅网签总量10239套,环比、同比分别增长53.6%、66.2%。其中,二手住宅网签6078套,环比、同比分别增长65.3%、58.3%。
广州二手住宅共网签10866套、108.47万平方米,环比分别显著增长73.08%和74.34%。
一线城市
整体的
二手房价格同比下跌4.1%,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以价换量”
,
但
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
,上海最抗跌,下降1.4%,广州降得最猛烈,下跌8.7%,北京、深圳分别下降2.1%、4.1%。
全国
商品房
,
3月
销售额10539亿元,同比-1.6%,降幅较1-2月收窄了1.0个百分点;
销售面积11123万㎡,同比-0.9%,降幅较1-2月收窄了4.2个百分点。
土地成交
数据方面,
规模同比增加,地价上涨。
一季度,土地成交均价19083元/平方米,较上季度上涨57.5%,同比上涨16.3%,成交总金额3103.77亿元,同比增加38.4%。
其中,
在土地成交面积和土地成交金额上,杭州遥遥领先。
可以看到,
在密集的政策下,叠加买房上学的需求,市场出现结构性复苏
。
但这个
“小阳春”
也
有点
虚
,因为投资、房企到位资金仍在低点。
3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9184亿元,同比-10.0%
,甚至降幅较1-2月扩大了0.2个百分点。
房企到位资金9152亿元,同比-3.9%,
降幅较1-2月扩大了0.3个百分点。
虽然前几个月舆论一片热闹,但
按照以往的经验,“小阳春”结束后会出现下行
,
这次也不例外。
高盛的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以来二手房带看量已从3月份水平环比下降10%-15%,预计4月份二手房成交量增速将放缓。
多家机构研报显示,主要城市的新房成交量开始由之前的上行转为下跌。
也就是说,
如果没有增量政策,4月份的数据可能不好看,今年
“
止跌回稳
”
又难了。
所以最近
网上
才会
有消息说,4月底之前会出台重磅政策,
有的说
二手房全免增值税,有
的
说4月份LPR会下降,还有说一线城市的限购限售政策会全面放开,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但4月LPR出炉,无论是1年期LPR还是5年期LPR,都维持不变。
大家
有点意外,居然没有降息。
接着等啊等,4月份都
要
结束了,也没等到什么重磅政策,北上深也
没有
进一步放松限购。
最后,在刚刚结束
的重要会议
里
,
大家
找到
了
答案,市场期待的重磅刺激政策应该是没有了。
因为
在4月25日的会议中,楼市方面首次提到,“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来源:中国政府网)不是稳住楼市,也不是“止跌回稳”,而是“巩固稳定态势”,既是肯定
以往
,也是明确新方向。
高层看来,楼市已经是缓跌企稳的状态,所以要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所以下一个阶段重点是稳定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可能不会出台重磅的刺激政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4
·
25会上调整为
“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优化的意思是现在收购政策效率不高,需要加紧去化。
当下的去库存
也是结构化的。
一线城市中,北京消化周期最长,
29.
2个月,上海最短为13.1个月,广州消化周期20.6个月。
去年同期相比,15座城市消化周期
变
长,比如北京、广州、上海
;
15座城市消化周期缩短,尤其深圳,消化周16.9个月,同比下降47%。
这部分数据还只统计了开发商库存,也就是新房库存,二手房挤压的库存也是很大的一个量。
只有消化掉挤压的库存,楼市才能迎来新的一轮复苏,楼市已经调整了3-4年,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或许已经逐渐看到曙光,三四线楼市消化周期更长,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出清现有库存。
所以要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等,目的刺激改善需求,推动楼市循环。
只不过
这次
并没有提出“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具体的政策,
地产股一下跌了。
但
重提“将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降准降息”,可能是为商贷利率、公积金利率下降留足政策空间。
至于是不是真能持续巩固房地产所谓稳定态势,只能切走且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