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副总裁发言,谷歌股价崩了。
在谷歌的反垄断审查中,苹果高级副总裁艾迪·库伊表示: Safari浏览器中的谷歌搜索次数出现了首次下降。
不仅如此,他还 补刀道,包括 OpenAI、Perplexity AI Inc.和Anthropic PBC等在内的AI智能搜索,最终将取代像谷歌这样的传统搜索引擎。
过去25年,谷歌在全球搜索市场的份额几乎无可撼动,Google几乎变成一个动词了 , 依靠在搜索引擎领域建立的巨大优势,广告和搜索成为谷歌主要的收入来源。
2025年一季度,谷歌营收为902亿美元,其中谷歌服务营收增长10%至773亿美元,广告业务则同比增长8.5%至668.85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663.9亿美元。
然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大家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在改变,搜索不再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唯一方式。AI可以跳过链接直接给出答案,搜索引擎的流量正在 流失 。
据 美国银行的调查数据, 虽然 4月谷歌搜索访问量同比持平, 但 ChatGPT增长16%,Gemini增长23%, 表明 用户正在加速转向AI工具。
这样的转变足以颠覆谷歌的盈利模式,股价一下子就跌下来了,单日市值蒸发超1400亿美元。
有些人会说, AI领域的发展,谷歌 怎么 好像 总是 落后一步。
小巴看到一些报道, 从谷歌前员工的描述中 会发现,曾经欣欣向荣的极客氛围一去不复返,管理上官僚主义,不允许冒险,不允许推出新产品 ;
大规模地扩张,大规模地裁员,当生存问题放在员工的最优先级,大家优先考虑的是保住饭碗,创新就会往后排。
从上世纪90年代,科技公司火速发展以来,巨头地位改朝换代并不罕见。
谷歌可能正处于雅虎当年的的时刻, 如果 生成式AI颠覆搜索业务 , 搜索习惯发生根本性改变,谷歌 就会 失去行业主导地位。
不过 谷歌并非没有翻盘的机会, 也没有错失AI发展的先机。
谷歌发明了 Transformer 模型,这是支撑大模型浪潮的关键技术,并且从技术储备层面讲,谷歌领先于 OpenAI,谷歌的Gemini也是极具优势的生成式AI之一 , 甚至有一个针对AI的战略基金,专门投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公司。
作为科技巨头, 凭借 雄厚的技术积累和资源优势,理论上完全可以通过“大破大立”成为AI时代的霸主。
或许 谷歌早已意识到AI浪潮可能带来的改变,但 问题是 本身的商业模式倚仗的 就 是对于传统搜索这个信息获取行为的垄断。
对于很多大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 , 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这种困境在 《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 说得很清楚 , 为何 大公司打赢了每一场战斗, 却 输掉整个了战争 ?
因为 他们不敢或者不能彻底放弃自己原来的赚钱模式, 就如谷歌, 不敢彻底地重构搜索的逻辑,不敢亲手打破自己建立的帝国,最终卡在自己最擅长的赚钱模式里,也是《左传》中提到的, “ 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 。
当然 ,AI搜索和传统搜索引擎之争, 还 没有定论。
传统搜索引擎依托于数据库和现有的知识图谱生成,都是基于各类事实的信息,尽管这些信息不一定准确,但是他们的来源基本是可追溯的,用户可以自行查证。
AI搜索可能会根据你的提问,生成迎合喜好的回答,营造出一种另类的信息茧房。并且,在搜索一个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时,搜索引擎会给出没有相关内容的答案,而人工智能模型可能会自信地给出一些不着边际的答案。
只能说,谷歌可能被现有业务套牢,以至于已经开始麻痹, 一旦定位变得根深蒂固,就很难像过去一样创新和冒险 ,投资者也在质疑能否 它 跟上新一轮的变革。
如果AI没能实质替代搜索,或者谷歌转型成功,那么谷歌可能会站上一个新的台阶。
所以有时又不得不佩服巴菲特 , 老巴 一直 觉得,高科技企业变化太快了,不知道未来十年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否持续保持。 老巴投资苹果的理由 , 也是 认为苹果产品 成了 电子消费品,苹果公司是一家有强大护城河的消费品公司 , 才出手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科技是高成长行业,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所以 科技公司的起落兴衰就像是一种“必然” 。
在一场场的变革中,巨头们可能会受制于自己建立的模式,面临船大难掉头的问题,小公司反而抓得住技术变革的潮流。
巨头们倒下,新兴公司崛起,当新兴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大,越来越依赖现有业务,又可能被与时俱进的小公司替代,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而对我们投资者来说, 公司来来去去 、 优胜劣汰, 不胜纷扰。想要更简单省心点的投资,作为 “ 长青树”的 指数 确实是个更合适的选择。
|